2022年11月30日下午,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以线上形式召开期刊质量约谈会,就《环境教育》杂志在生态环境部部属期刊审读报告中被发现存在编校质量问题进行集体约谈。
2022年11月30日下午,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以线上形式召开期刊质量约谈会,就《环境教育》杂志在生态环境部部属期刊审读报告中被发现存在编校质量问题进行集体约谈。会议由集团副总经理兼副总编辑吴振峰主持,《环境教育》《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监察》杂志社负责人及全体采编人员参加,集团纪委派代表列席会议。
集团总编辑助理郭媛媛通报2022年第8期生态环境部部属期刊审读报告情况后,《环境教育》杂志负责人王晓飞就抽检编校差错率偏高的问题作检讨发言。她表示,问题发生后,《环境教育》杂志社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逐项对照检查、剖析原因。分析认为,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治站位不高,责任意识不强,稿源质量不高,编辑基本功不扎实,编校流程尚需进一步优化。杂志社将从约谈有关责任人、落实责任,加强政治学习、改进工作作风,严格把关稿件质量、完善稿件评定机制,进一步优化编校流程、加强编辑管理,加大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协调增加印前质检环节等方面积极整改。
《环境教育》杂志相关编辑结合自身职责做深刻检讨,表示对差错率偏高,深感惭愧。接下来,将从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导向;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借鉴防疫经验,坚持“动态清零”等方面发力,切实做好《环境教育》杂志高质量发展工作。
随后,《环境保护》《中国环境监察》负责人作表态发言。他们表示,质量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两本期刊将深刻吸取此次教训,举一反三,积极开展自查自纠,补短板,夯基础,从提高思想认识、扎牢制度规范、优化工作流程、加大人员培训、严格责任落实等方面着手,不断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思想重视落到保障质量实处,统筹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
吴振峰同志就此次《环境教育》杂志编校差错率偏高问题,对杂志负责人及相关责任人提出严肃批评,希望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吸取教训、深刻反思,查找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其他杂志采编人员需要以此为鉴,积极推动“将坏事变成好事”,切实提高办刊质量。他同时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要站在高质量发展、长远发展的高度认识质量问题的重要性;要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角度认识履职尽责存在的不足;要从工匠精神的角度认识在高质量追求方面的差距。二是要认真完善质控机制。问题的发生绝不是偶然的。期刊屡屡在编校质量环节出现问题,说明在管控机制上还有缺陷。要认真查摆,采取针对性措施。三是要主动提高能力素质。各期刊要加大对编校人员的培训力度,引导、激励编校人员积极参与相关业务培训,开展学习交流,主动提升编辑能力,不断获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掌握新技能。四是要切实做到举一反三。要真正从过往经验中学会分析,从更高的标准、更全面的因素,审示、发现杂志的短板和不足;同时要善于吸取他人的教训,补齐自己的短板。下一步,《环境教育》杂志要细化整改措施,拉条挂账,建立整改清单,明确责任、明确时限,切实推进整改。
最后,吴振峰传达集团党委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三本期刊要积极落实党委要求,结合自身定位,从不同角度认真谋划,积极策划,做好约稿,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抓好新闻宣传、积极开展对外宣介、深化理论研究阐释。